杨 蕾
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到了暮年更愿意选择相对稳定的生活,希望左邻右舍都是好友相伴,所处的环境也是能够容易辨识的,这就是近些年提出的“原居安老”概念。越是年纪大,这种精神和情感上的附着感就越强。
“原居安老”的时空概念比居家养老宽泛,随着老年人照护体系的建设,社区所提供的场所与服务也被纳入到“原居安老”的范畴。这不只是一种养老方式,更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养老照护体系。尤其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原居安老”的需求更精细,市场也很广阔。
“非正式支持”带来的温情
这种养老照护体系分为“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就是由专业护理机构与人员提供服务的部分,需要付费;来自亲友邻里的关照与帮扶,这些人提供的服务是不用付费的,称为“非正式支持”。
上海市在7年前启动了“老伙伴”计划,并将“乐耆社工”引入到这一体系中。25家社会组织来承接这一计划,培训银发志愿者,鼓励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陪同就医、陪聊、定时探访、结伴养老等,为上海市至少10万名老人提供服务。
这个服务项目一开始是针对认知障碍、失智症老人展开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经过调查发现,失智已经成为越来越昂贵的病种,因为患者病期绵延十几年,医疗资源和家属精力被拖入深渊。再加上专业知识的缺乏,更多的失智老人成为“隐蔽群体”。从老人失智的确诊到护理,需要建立一个体系来关照,延缓失智的发展于是成为了“老伙伴”计划的初衷。
受到启发,上海市社区里的老年人“自组织”也应运而生。69岁的吴美珍是光华坊社区“姐妹荟”的成员,她们有20多位成员,分布在5个小区,联合小区里的楼栋长为老姐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顺路买菜、代购药品、教用手机等,这些温暖的服务对于高龄老人很实际,并且经常与人交流,这些老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性格孤僻、独居的老人。
用落地政策支持养老
“原居安老”养老照护体系需要多元的支撑,就政府层面而言,既需要“有为”政府,能做这一体系的顶层设计;又需要“有限”政府,政府鼓励创建和试点,比如用“以奖代补”的方式来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以消费和市场来引导发展,优胜劣汰。
以广州市为例,该市是全国首批15个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市用2年左右的时间开展试点,探索建立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试点阶段,正常享受本市职工医保待遇且已在广州市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服务机构办理登记入住或建床(含居家建床)手续、病情稳定的长期失能参保人员,可通过长护定点机构申请长护评估。也就是说,广州市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或是在社区养老,只要通过了长护评估,就可按规定在广州市内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基本生活照料待遇,还可以根据病情需要,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医疗护理待遇。
多措并举助推“原居安老”质量更高
在实践层面,民政部门、老龄系统既要履行好“有为政府”的职责,又要营造好“有效市场”的环境。居住区的适老性改造、家庭里的适老改造、防走失定位及紧急援助系统的完善、短期托老服务、喘息服务等尝试都是有益且可行的。
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共有养老机构706家,床位13.79万张,已建成运营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560家,助餐服务点700多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600多家,另有近300家社区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上海探索“枢纽式”为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已经试点建设了100家综合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将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助餐点、医养结合设施实现“一站式”“一门式”服务。
为积极应对高龄化社会的市民需求,2018年,上海市将进一步推广养老“服务包”模式,探索建立养老顾问制度,打通养老服务供需对接“最后一公里”。据悉,养老“服务包”整合了各类为老服务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建立服务路线图,能向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精神慰藉、文体娱乐、紧急救援、法律维权等在内的整合型服务,让“原居安老”的质量更高。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报